OHS18000的产生背景

2023-03-17 13:1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SH-MS)是八十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划时代的管理方法。         

OSH-MS产生的两个主要背景原因之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企业不得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包括杜邦、飞利浦在内的一些大型公司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建立了与生产管理同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和方法进一步形成了标准,并逐渐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产生OSH-MS的另一个国际背景原因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推动下出现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体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体现了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中的系统安全思想。它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和疾病隐患,严格控制各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的发生。到目前为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企业为强化自己的社会关注力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到九十年代中期,为了实现这种管理体系的社会公正性,引入了第三方认证的原则。

随着国际社会对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在各国得到广泛认可与成功实施,考虑到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相关性,ISO/TC 207在推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问题。为此,ISO/TC 207希望采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办法有效解决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ISO于1996年9月组织召开了国际研讨会,讨论是否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结果未能就此达成一致意见。随后,ISO在1997年1月召开的技术工作委员会(TMB)会议上决定,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时机尚不成熟,ISO目前暂不颁布该类标准。

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继续在本国或所在地区发展这一标准,使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化问题成为继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标准化之后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化问题。1996年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制定并颁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国家标准;美国工业健康协会(AIHA)制定了关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协会(AS/NZS)提出了AS/NZS 480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以及《职业卫生安全原则与实践》国家标准和《建筑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1999年4月,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又先后与爱尔兰国家标准局、南非标准局、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标准(OHSAS),即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OHSAS 1800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OHSAS 18001参照了ISO 14001的模式,与ISO 9001和ISO 14001具有相同的管理体系原理。OHSAS 18001综合了世界各国和组织成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验,发布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中国一直跟踪研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工作, 委派职业安全卫生代表参加了ISO组织的OSHMS审核规范研讨会,并随后开展了OSHMS审核规范的研究工作。1998年2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SSTLP1001-1998)原劳动部批准,在国内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并开始在企业试点。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和试点工作的通知。2002年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和GB/T28002:2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